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温医大附一院心血管内科:患者所需,就是我们

“截止目前,我们已陆续开展了30余例TAVR术式。其中6例为EF值小于40的高危患者,3例九十岁以上超高龄患者,2例一站式TAVR+PCI手术患者,是浙南闽北地区最早开展,也是最大的心脏介入手术中心。”

这种创新的技术在国内外业界引发了强烈关注,不断在国际上发出“温州声音”。在2016年5月第37届美国心律学会科学会议(HRS)上,黄伟剑主任受邀参加希氏束起搏专题论坛作主题发言。2017年10月《永久希氏束起搏国际专家共识》于Heart Rhythm上发表,作为唯一的中国专家,黄伟剑主任参与了共识的制定。同时作为首要撰写者撰写《希浦-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并已于2021年发表,并应邀参与HRS/APHRS/LAHRS《生理学起搏指南》撰写。左束支起搏技术已被写入2021ESC起搏指南,发表的4篇相关文章均被指南引用,同时由该院起搏团队发起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研究ALTERNATIVE-AF Study(比较HBP与BVP用于房颤合并心衰行房室结消融人群的研究)结果已在2021年AHA会议上公布。

心脏不停跳动,维持着血液循环,人才得以活着。而心脏能够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离不开正常运行的心脏兴奋传导系统。这个系统的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心跳节律和频率,威胁生命。自1958年第一台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成功植入人体以来,起搏治疗逐渐被广为接受。半个多世纪以来,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对起搏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目的是让心脏起搏治疗更立规矩简捷、更安全,让起搏更生理,让并发症更少。

温医大附一院心内科团队在蔡孔长教授、张怀勤教授、黄伟剑主任等一代人的努力下对于心脏起搏技术的探索和创新从未停止,特别是他们首创的希氏束起搏术和左束支起搏技术(希浦系统起搏技术)已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并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

2020年11月,心内科组建了以周浩教授为核心的TAVR团队,包括心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CCU、心超等顶级专家,并自主开展了本中心首例经股动脉路径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术式。手术对象是一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有尿毒症的患者,EF值仅仅只有34%。术后复查瓣膜的功能和形态都非常好,没有瓣周漏,EF值上升到41%,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就在4月17日,周浩主任团队又传来好消息,为一位晚期患有肺动脉高压的心衰患者成功自主实施了首例经皮二尖瓣修复术,不开胸,仅仅用2个小夹子,完成了经皮二尖瓣修复,也是浙南首家独立开展MitraClip双夹植入的中心。

“我们专注于手术,但并不“唯”手术,只要是能为患者解决问题,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周浩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心脏和肾脏重构的机制及其防治研究,他们首次发现“螺内酯”可通过抑制肾脏间质内皮转化改善慢性心衰时肾脏纤维化,改善心肾功能。通过临床发现,这种叫“螺内酯”的老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身上低剂量(低于40mg/天)使用,患者死亡率下降40~50%,且不增加患者不良事件。于是他们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性开展了螺内酯临床前瞻性基础研究,随机对照研究,对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精准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药物副作用具有开拓性的作用。该项目因此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业界认为,该项研究在心肾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和社会意义。

心内科主任周浩教授(右一)手术中

温州,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这座因改革开放初期先行探索而闪耀的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依然书写着新的传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附一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历任科室主任的带领下,一直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将创新奉为科室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大胆探索,锐意突破,多项技术创造了省内第一、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地位,其中近三年他们永久性起搏器年总植入例数、年收治急性心梗数量创造了省内第一的奇迹,开展了全国首例希氏束永久起搏,全球首例左束支永久起搏,并在国内乃至国际居于引领地位;每年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在浙江省内名列前茅;在浙南闽北地区最早开展一站式TAVR+PCI手术……

另外,还有吴高俊副院长所带领的高血压团队,在浙南闽北地区最早开展了高血压与肾动脉狭窄系列研究,近年来采用自主研发的程序,对于基层高血压人群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并开展临床研究,不仅能更加有效管理患者,方便了广大患者,更减少了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