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医大一院检验医学缘何连年位居全国榜首?

  检验人员在实验室紧张工作。

  中国医大一院检验医疗队支援外地核酸检测。

  本报记者 王敏娜

核心提示

前不久,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在上海发布,在检验医学全国专科排行榜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榜单设立以来,连续7年位居榜首。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是我国目前公认的最权威、最受关注的榜单之一,侧重于医疗机构业内专科声誉与科研学术评价,包括全国综合排行榜、全国专科综合排行榜等,已连续发布12年。

非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只有在经过批准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中心,因此中心显得有些神秘,但这里出具的检验报告很权威。此次中心再登全国排行榜榜首,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连续7年位居检验医学全国专科排行榜榜首,原因何在?记者带你走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探究竟。

名词释义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是现代医学的诊疗基础,学科在现代医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对医学实践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对医学的循证起到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检验医学的作用和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下,检验医学已从原先的辅助角色转化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医学在疾病预防、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价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检验医学已覆盖生命全周期、医疗全过程。

有研究表明,临床医生对患者诊断和治疗所需要的客观有效的数据,70%以上都来自于检验。现在的检验医学,早已突破了过去以血、尿、便三大常规为主的检验,检验项目多达数千项。

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为我国检验医学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东北地区唯一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不断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快捷、精准的检验服务,不断夯实我国检验医学发展的基石,充分发挥检验医学在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和新冠肺炎疫情检测领域的技术支撑作用。

揭秘

一份权威检验报告是如何出炉的

从一管血到一纸权威的检验报告,中间都经历了什么?

12月6日早上不到7点,位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楼10楼的中心已经忙碌起来。

换上工装绿衣、工作鞋,穿上白大褂,戴好口罩……中心的检验人员“全副武装”、各就各位。

门诊和各病房的血液标本通过气动物流系统自动传输到样品接收处理室,血液样本进入自动分拣机通过扫描条码进行核收和分类,然后运输至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等实验室。

此时,临床化学和免疫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正开机做质控。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检验质量。

“每天在对患者的样品进行检验之前都要先做质控,也就是把质控品当样本,放到分析仪去检测,得到结果越接近标准值说明机器性能越可靠,这样才能确保患者检验结果更准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质控评估结束后,才能正式开始一天的检验工作。

中心不仅承担着本院的检验任务,还牵头和承担多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工作,这对中心的检验能力和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人看来,检测自动化,让检验变得轻松简单。在临床化学检验室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却道出了其中的不易。流水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标本前、后检验流程上的所有问题。样品正式检验前不少操作步骤仍需检验人员严格把控,从上机前扫码、离心(主要针对血液提取血清)、开帽到分区检测,每一步都必须严格遵循工作规范与流程。机器检验结果出来后,还需要经过人员审核,为保证精准度,中心实行双审制。其间,一旦发现问题,需要找临床进行了解核实,同时也要随时解答临床数据解读遇到的问题。于细微之处见真章,十分考验检验人员的能力水平。实验室在以流水线为平台的检测自动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比如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标本质量的自动判别、图片的智能识别、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等,对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每一份标本检测质量实现了全流程实时监控。

从日出到日落,整个中心的检验任务十分繁重,每天仅血液样品就要接收6000至8000管,每管要检测十几至20多个项目,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连吃午饭都是轮流去,但是每个工作人员始终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工作。虽然身处人流密集的医院,但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患者不知道他们,甚至很多医生护士也不知道他们,但是滴答的时钟知道,一张张检验报告单知道,报告单上的每个数据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