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云南旅游业何时才能去硬伤

“好不容易和同事换了半个月的假期,带着家人孩子到云南游玩,谁知道竟会如此不开心。”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班的张扬(化名)说,他们对于云南心仪已久,尽管近些年有关云南旅游业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但总以为那是个别现象,“谁知道还是掉坑里了。”

低价团费甚至是零团费与强制购物是一对孪生产物,这一直是云南旅游业的一块硬伤。2017年4月15日实施的《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中,最严厉的一条就是取消定点购物,严禁变相安排和诱导购物。4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导游都表示,因为整治旅游市场声誉有所好转,但却让他们的收入大大降低。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购物环节依然是大多数导游带团的必选项目。

记者从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一路走来,发现除了购物之外,在云南旅游还存有诸多陷阱。对此,云南省旅发委在接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也明确回应,“这是不合理的。”云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董天铖告诉记者,近一年来,云南从省级层面大力打击旅游产业中存在的乱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涉及人员、产业太多,要净化云南旅游业环境,任重道远。

打造全域旅游

“绿宝石西双版纳”、“天下第一石林”、“艳遇丽江”、“人间天堂香格里拉”等都是云南旅游业家喻户晓的代名词。早在1986年,云南便把旅游业作为当地六大优势产业之一进行培植,1995年8月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1999年,云南抓住世博会在昆明召开的契机,“美丽云南”的号角应时吹响。

2000年云南省政府开国内先河,邀请世界旅游组织帮助编制了《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

2016年底,云南省政府公布的《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将重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高端精品名牌,突出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提升传统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省形成10个国家5A级景区、90个国家4A级景区,带动周边旅游城镇、旅游特色村和旅游服务设施等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全省旅游核心竞争力,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

《规划》指出,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建设要从传统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旅游文化产品从观光型为主,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转变,引导旅游文化消费从单一性低层次消费向多样性高端化消费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总人数突破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500亿元,年均增长13%和21%以上,游客人均消费提高到1700元;旅游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10%以上,旅游固定资产规模4000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5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800万人以上,累计带动脱贫人口80万人;努力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旅游辐射中心,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云南省素有“动物王国”与“植物王国”的美誉,云南省旅发委介绍,目前,全省已经有1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家5A级旅游景区、4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基本建成16个州市中心城市和80个5A级、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旅游厕所1668座;纳入省级统计管理的旅游项目共计700多个。跨境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康体、主题游乐、自驾车房车营地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民族、历史等资源优势,云南旅游产业历经多年持续高速发展,一方面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了云南的重要支柱产业。全省旅游接待人数从2012年的1.96亿人次上升到了2017年的5.67亿人次,年均增长约22%,远高于全国约11%的增速;全省旅游收入也从2012年约1700亿元上升到了2017年的约6900亿元,年均增速约32%,远高于全国约16%的增速。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旅游产业总收入全国占比从2012年约6%上升到了2017年的约12%。

但是,近两年旅游市场乱象频发,如2017年初,媒体曝光以普通游客身份参团旅游的云南省副省长被强迫购物、女游客在云南丽江被打毁容事件等,而且这些乱象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一时间,云南旅游产业陷入转型升级突围的困局之中。

陷阱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