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精湛巧手大侠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
“仁医”都是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那种责任是任何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们都难以相比的责任,因为他们创造的是一个个生命的奇迹;这份责任也是任何艺术家们美艳绝伦之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因为他们雕琢与修复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生命材质。
头颈外科作为国内综合医院正在崛起的新兴专业,不仅需要扎实的耳鼻咽喉科基础,还要融合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等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目前来讲即便是较大规模的医院也并非都有条件成立头颈外科专业,所以头颈外科对大多数人来讲是神秘的。
在这片仍然具有神秘色彩的领域内,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魏伯俊教授已辛勤耕耘二十余载,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他将自己所有的热爱和精力,以一种深沉的感情,致力于头颈外科的发展,特别是复杂疑难和边缘学科的高难手术研究,尤其擅长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挽救了众多晚期甲状腺癌和甲状旁腺癌患者的生命,为我国该领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其对喉癌患者采用的个体化治疗,使大多数喉癌患者在获得根治的同时保留了讲话功能。他同时还是国内成功实施颈根部肿瘤外科手术最多的专家……
治病救人需要仁术仁心,需要尽善尽美。魏伯俊教授是始终如一的完美主义者,尤其在患者身上,他更是追求完美无憾的结局。手术台上沉着冷静,果敢敏捷;而在他的内心却波澜壮阔,时刻紧张。“每当我看到患者康复后脸上浮起幸福和希望的笑容,每当我听到患者用朴实而真诚的话语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都使我感受到这份充满艰辛职业的快乐,这也是患者对我的最高奖励”采访中魏伯俊教授如是说道。
有先进的思想,才有先进的医学
魏伯俊教授198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同年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1995-1998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头颈肿瘤外科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头颈肿瘤外科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美国头颈外科学会员屠规益教授和我国著名头颈外科专家、英国皇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唐平章教授。1999年,魏伯俊教授创建了北京协和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并一直担任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和首席专家。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外科技能,出色的诊断能力,使他很快在头颈外科领域内脱颖而出。
也是从1999年开始,魏伯俊教授连续九年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其中六项为第一负责人,为北京协和医院获奖次数最多专家之一。他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良好思想素质,在国家最需要时候勇担重任。他曾受卫生部和外交部委托,率队赴国外圆满完成对患严重头颈部疾病患者的国际救援任务。应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邀请赴澳指导疑难头颈外科手术。《中国报道》“中华名医风采”专栏,《北京晚报》“京城名医”专栏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其先后进行报道。2010年,他从北京协和医院调入北京世纪坛医院担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凭借雄厚的专业基础,魏伯俊主任迅速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甲状旁腺癌的治疗推向了国内领先水平。
有先进的思想,才有先进的医学。魏伯俊教授把对病人的关爱融入到不断创新的学术理念和医疗技术的创新中。他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更具意义的是对一些常被视为“雷区”肿瘤的深入研究,如《侵犯上消化呼吸道复发性甲状旁腺癌的再手术治疗》、《颈部与胸腔及腋窝交汇区肿瘤的手术治疗》、《颈胸交界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颈段食管吻合口狭窄的手术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咽后间隙淋巴转移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侵犯翼腭窝肿瘤的手术治疗》等。
在他等身的著作和无数荣誉的华冠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在医学、教育、科研事业中不倦的思考和时时刻刻的积累。
“自己是为医而生,解决疑难问题是我的追求。”
对生命之爱是人的大爱,奉献这种爱,需要勇气和力量。魏伯俊教授常说:医生的天职是为患者服务,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为解除死亡对患者的威胁,有责任感的医生应有勇气承担风险。
甲状旁腺癌是一个很特殊的癌症,和甲状腺癌虽只一字之差,手术难度比甲状腺癌却要大得多,而且易复发。一年前,一名多次手术的甲状旁腺癌患者已经到了晚期,陷入高钙危象状态,时刻面临死亡威胁,每天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因为多次手术,解剖结构紊乱,以前的手术医师均放弃再次治疗,医院也只好无奈地给其家属发放病危通知,希望早做准备。 绝望之时他的家人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找到了魏伯俊主任。魏主任大致了解了病情后认定仍有手术希望。在病人住院三天后,魏伯俊教授在非常混乱的组织结构下,经过七个小时的耐心寻找,终于挽救了病人的生命。